2024年5月12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徒十三1-15

 20240512 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     徒十三1-15

從這一章開始,就不再說到耶路撒冷教會的事了,因為神已經給他們很多機會,希望他們可以把福音從耶路撒冷開始,到猶太全地、撒瑪利亞,直到地極作耶穌的見證人(8)。然而,使徒們還是沒有想到,要以教會之力,把教會植出去,把福音傳到地極。神給了他們多次機會,甚至讓雅各這個耶穌心愛的門徒殉道(十二2),他們還是沒有警覺,仍然要留在耶路撒冷,沒有計劃把教會用植堂的方式分出去。於是神就揀選了另一個教會,讓這個教會取代耶路撒冷教會,讓保羅取代彼得及其他使徒,把福音傳到地極去。

保羅是神揀選的器皿,是在第九章時就被揀選的;保羅被揀選後,也曾到過耶路撒冷教會,也事奉了一陣子(28-30)。然而,保羅似乎不能在耶路撒冷教會中,放膽去事奉;也不能被耶路撒冷教會差派去傳道,就只能回到大數去。保羅那時雖然已被神揀選,要在外邦中作成福音的工作(15),但似乎神還要找到一個支持他的教會,願意作差傳工作的教會,才可以讓保羅安心出去傳道的。神一直希望耶路撒冷教會可以做這樣的工作,但似乎耶教會的觀念,一直以來都只是以猶太人為主,就不能有將福音傳到天下的觀念。

於是雖然神不斷的想改變他們,也讓彼得出去到該撒利亞,把福音傳到外邦人的地方去,但還是不能持續地被耶路撒冷教會接受;於是神就另選一個教會,跳過耶路撒冷教會,這是很可惜的。從此之後,聖經描寫的教會就不再是耶路撒冷教會,而是安提阿教會;描寫的人物,就不再是彼得或其他使徒,乃是保羅這個耶穌親自揀選的門徒了。到了使徒行傳的最後,雖然保羅後來到了耶路撒冷,也看不見聖經用教會來描寫耶路撒冷了(廿一17);聖經中最後出現耶路撤冷「教會」的字眼,是十八22節,之後,就不再出現教會一字。這代表神已揀選另一個教會,去完成福音的使命。

聖經形容安提阿教會的字眼不算太多,主要的形容,除了這一章的頭3節外,是在十一20-30節。這些形容主要是說到這教會生命的見證(十一26)、捨己的愛心(十一29-30),真理的領受等(十一26)。但沒有描寫人數,或是成立多少年,有沒有天天擘餅等的聚會情形;不如耶路撒冷描寫的詳細。在十三章這短短3節聖經中,描寫的有他們事奉主的情形,也有聖靈的說話,以及他們馬上回應聖靈的說話,就出去作福音的工作。這教會是聖靈可以說話的教會,也是能聽到聖靈的話的教會,並且是完全順服聖靈,按聖靈的指示而行事的教會。不要以為這是容易的、必然的,其實是不容易的。這教會沒有看見人的主張,只看見一個合一的教會;他們的合一,不是自然的合一,不是因相同而合一,乃是看見他們雖然不相同(1),卻仍可以合一的。他們中間有各種不同種族的人,是一個外邦人的教會,可以融合任何種族的人。

若簡單地說這教會的特徵,那就是一個由聖靈主導的教會,因著聖靈的充滿,他們自然會合一;因著他們的虛己,他們自然能聽見聖靈的聲音,可以讓聖靈主導他們的行動的。這教會若與耶教會比較,耶路撒冷教會是看見人的意見、人的想法(2-5),以人的道理解決問題。安提阿教會則是看不見人的主張,只看見聖靈的主張,以及人的順服(十三2-3)。因此,我們對耶路撒冷教會,可以用「使徒」行傳來形容;而對安提阿教會,則可以用「聖靈」行傳來形容。教會的行動,不是由人來主導,而是由聖靈來主導的;然而現今的教會,能聽到聖靈的聲音嗎?聖靈可以說話嗎?今天大多數的教會,或許更可以稱為議會,議會就是用開會、用人的意見決定一切;但對聖靈的聲音,是沒有辦法聽得見的。

神揀選的教會,是聖靈主導的,是聽得見聖靈的聲音的,是順服聖靈的帶領的;我們的教會,可以如此嗎?若不能聽到聖靈的帶領,那教會就只是議會而已。原來安提阿教會的行動,不是由事奉的人來主導,他們雖然有幾位先知和教師(1),但他們聽到的是聖靈的聲音(2),不是人的聲音。先知和教師是在事奉主、禁食的時候尋求聖靈的引領,而不是自作主張去行動的。聖靈吩咐他們的是要出去傳福音,而且是把最好的人差派出去,他們願意順服嗎?

雖然是把最好的人差出去,還是順服聖靈的帶領(3),是二話不說的。耶路撒冷教會可以做得到嗎?耶路撒冷教會雖然遭到逼迫,使徒們還是留在耶路撒冷教會的(1),因為他們沒有把福音傳到地極、尤其是傳到外邦人的觀念,於是聖靈就不能直接說話,因為說了也沒有人聽得懂的。聖靈確是在耶教會中作了不少啟示的工作,但耶教會還是不懂神的心意的。當一個人沒有植堂的觀念時,他是不會想到要出去植堂的;這時他也不會聽得到聖靈的聲音的。安提阿教會能聽到聖靈的聲音,也能順服聖靈的帶領,是因為他們有一個願意分出去的心志,然後才會聽得到聖靈的聲音的。

今天我們的觀念若是先入為主的,若是沒有把教會分出去植堂的觀念時,聖靈是不會說出如在安提阿教會說的話的。因為說出來,我們也聽不懂、也會把之扭曲的。因此,聖靈對安提阿教會能說出這樣的話,這些話原本更是要向耶路撒冷教會說的,但因為耶教會沒有能聽的耳,聖靈就只好等時機才說。然而,神等來等去,都等不到耶路撒冷教會的改變,於是聖靈的話,就只好在另外的教會中說出來,讓安提阿教會取代耶路撒冷教會,出去完成福音的使命。

原來教會的成立,神的心意所在乎的,是要教會完成福音的使命,不只是造就的工作,而且是植堂的工作。教會不能只選其一而作,是要以整個教會之力量,去作「使萬民作主的門徒」的工作的。要能完成使萬民作主的門徒的使命(不是作信徒而已),教會的路就必須要走植堂的路,這是完成使命的惟一方法。

安提阿教會不只有教導的工作(十一26),也願意將福音傳到遠處,這是一個完全的教會,是我們學習的榜樣。當他們要把兩位好的教師差派出去傳福音時,他們是願意順服的。一般而言,人都是把最好的留給己用,而若願意給人,都是次好的。但這教會卻可以把教導的人才(十一24-26),也差派出去,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。當我們願意把最好的差派出去時,神不會虧待我們的:雖然看起來是損失,其實是得恩典更多的。同樣地植堂雖然把一些人才植出去,但神的恩典出來後,很快又會補充回來的。

聖靈要他們差派巴拿巴和掃羅出去,他們順服了。然而,多了一個約翰也在其中(5),是不在名單內的。這約翰就是馬可,是巴拿巴的表弟。聖經沒有說明約翰為何跟著出去,可能是巴拿巴的意思吧。然而,做主工不是按人的意思,也不是按親情的呼召,乃是要完全遵守聖靈的吩咐的。這時的約翰還未成熟,是不在聖靈差派的名單中的;然而人要勉強他出去,到了後來他是會離開的(13)。作神的工作不是人情的問題,不是人的想法,乃是要完全順服神的旨意,這是重要的原則。同時,雖然有意作宣教士,但一些習慣及心志,也是重要的。若不能克苦、不能適應宣教的環境,也是不能作宣教士的。

當他們出去傳福音時,有人信主(12),也會有人攪擾的(8);然而當我們願意傳福音時,尤其是在福音未到之處,是常會有神跡伴隨著福音的。不少宣教士都有這樣的經歷,就是出到遠方作宣教的工作時,是會時常經歷到神跡的發生的。因為神要用神跡伴隨著福音,讓福音容易被人接受的。這個攪擾福音的人,名字叫巴耶穌(6),巴耶穌是是耶穌的兒子之意,這是他的名字。然而,保羅指出他是魔鬼的兒子(10)、不是耶穌的兒子。名字是外面的,外面的名字說是耶穌的兒子,實際是魔鬼的兒子;這代表用屬靈的眼看見的,與一般眼看的是不一樣的。我們傳福音時,一定要有屬靈的眼(9),能分辨甚麼是真的、甚麼是冒充的,才會有好的福音效果。


2024年5月5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徒九32-43

 20240505     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 徒九32-43

這一段描寫彼得走出耶路撒冷、周遊各地後所做的事:主要是說他行了兩件神跡,每次行完神跡後,都有很多的人信了主(35,42)。至於彼得為何要周遊各地(32),就沒有解釋原因;因為一般而言,彼得主要是留守在耶路撒冷,很少外出的(1)。彼得曾經到過撒瑪利亞,這是因為撒瑪利亞人領受了神的道,他及約翰就到那裡為他們禱告(14-15),之後,就回耶路撒冷去了(25)。上一次出來是有任務的,是為了福音的緣故而出去的;但這一次只是說到彼得周遊各地,沒有說到原因(32)。然而,雖然似乎不是特定為福音的緣故,但神還是讓福音的果效跟隨著他,這就是這一段所要述說的。

彼得是有聖靈充滿的人,這次的周遊各地,應也是聖靈的感動,因為彼得是很少會出到外地去的。上次是有明顯的原因,這一次雖然沒有寫出原因,但一定是聖靈叫他出去的。一個被聖靈充滿的人,他的行動就應是按照聖靈的啟示而行,有時不一定知道原因,但一定是與福音有關的;因為神所關心的,乃是福音的傳遍,這是與我們所關心的不同的。就如之前在第八章時,聖靈看到有一個從埃提阿伯來的太監,他讀以賽亞書不明白時,神就差使者叫腓利從撒瑪利亞到耶路撒冷,並要下到迦薩的路上,目的是甚麼呢?就是要太監傳講神的話,這是聖靈主導的(28,25-39)

當天使叫腓利下去耶路撒冷到迦薩的路上時,天使沒有說明原因的(26);雖然沒有說出原因,但一定是有原因的。當人順服聖靈的啟示而行時,有時不必知道原因,但必定會有原因的。這就是一個被聖靈充滿的人,他的行動應是聖靈所帶領的,我們的生活行為,可以是這樣的嗎?

同樣地,彼得這一次既沒有說明原因,也沒有說明是聖靈帶領,但我們看見當他從耶路撒冷出來時,福音的果效也隨著他出來。因此,這一定是聖靈的帶領,而他也順服聖靈的帶領,才會發生這些事的。若我們繼續看到第十章,我們就知道,原來聖靈是要把彼得帶到一個外邦人哥尼流的家,把福音傳到外邦人中呢!因此,我們就可以看到,正常的基督徒,第一是負有福音的使命的;第二,他的生活行動,是應該順服聖靈的帶領的。若要得到聖靈的帶領,就要懂得如何聽到聖靈的聲音,這就與我們平常是否隨時與聖靈相交,盼望祂的帶領都有關係的。

因此,這一段寫在聖經中,沒有寫出原因,沒有告訴我們彼得為何要出去;但我們知道這是隱藏著聖靈的帶領,告訴我們應該學習聽聖靈的聲音,走在聖靈啟示的道路中。當彼得聽聖靈的吩咐出去時,或許當時他也不知道為何要出去,或許他不知道他將會行兩件神跡,其中一件還是叫死人復活的呢!然而,不只是行一般的神跡,而且行了神跡後,還有更多的生命神跡緊隨其後呢:那就是有很多的人信主,這是神跡帶出來的神跡。這也告訴我們,神注重的不只是一般神跡,更是生命的神跡;我們也應更多尋求神給我們生命的神跡,而不只是一般的神跡而已。

彼得行了兩個神跡,一個是他主動行的,是對一個害了八年癱瘓病的人,把他醫好了。這人的名字是第一次在聖經出現的,以後也沒有再出現他的名字。因此,這人是誰,以及他患病等的情況也沒有太多著墨,這代表甚麼?代表他的病醫好固然是對他很重要,因為他病了八年。然而,更重要的是當他的病得醫治後,所有在呂大和沙崙的人都看見了他,就歸服主(35)。行神跡的一個重要目的,是讓更多的人認識主,因而歸向主呢!這就如第三章那個生來是瘸腿的人得醫治後,就有五千男丁信主一樣(4)。神福音的工作是奇妙的,有時是藉著講道使人歸主,有時會藉著神跡使人歸主。更要緊的是要學習跟著聖靈而行,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福音效果。

這個以尼雅生了八年病,彼得看見了他,但他沒有向彼得求,彼得就主動醫治他(34)。彼得的醫治,也是聖靈的感動,才會主動做的,因為以尼雅沒有求,而彼得主動做,那必然是聖靈啟示彼得去做的。因此,這人的病得醫治,主要不是單為這人而已,更是為了福音能讓當地更多人信主而行的。今天若神給我們恩賜,可以在國外傳福音時,是會有神跡相隨的;然而神跡的出來,是幫助福音廣傳之用,這是我們要知道的。

第二個神跡是在約帕行的,是叫一個已死的女徒大比大(多加)復活的神跡。因為約帕離呂大不遠,他們聽見彼得在呂大,就打發人去央求他到約帕去。彼得就和他們同去。因為復活的神跡不是一般的神跡,彼得是經過單獨禱告後,才行這神跡的(40)。同樣地,由於死人復活是震動人心的,於是就有許多人信了主(42)。表面上彼得出來似乎是行神跡而已,但真正的結果,卻是福音因而傳出去。

一個有生命的人,當他出去時,就應會有人信主的。彼得在這裡沒有講道,也沒有特別的說話,然而,因著他行了這兩件神跡,就有多人信主。這代表甚麼呢?傳福音有時不必用說話,行神跡是與聖靈的充滿有關,而聖靈充滿的人,就是生命豐富的人;彼得的表現,就是生命的表現、恩賜的表現,這也可以幫助人認識基督,可以幫助人信主的。同時,我們應知道,當我們的行事為人是在聖靈的帶領下,就都會有福音的效果的。一個行在聖靈帶領中的人,就是一個傳福音的人,他的生活表現,就是生命的見證,就可以領人歸主的。至於彼得是否有說些甚麼話,才可以讓他們信主,這裡是沒有特別寫出來的;這代表生命的見證也是重要的話語,至於是否加上說話,或許可以按不同的狀況而決定。總之,我們所說的、所行的,都應能見證基督,就可以讓福音更容易傳出去。

之後,彼得就住在一個硝皮匠的家裡(43),這也是聖靈的帶領,因為聖靈將要做一件事,就是讓彼得到該撒利亞去,把福音傳給外邦人。因此,聖靈把彼得從耶路撒冷帶出來,讓他看見福音的需要,也讓他打開外邦人福音之門,把猶太人固有的思想打破,這是聖靈要做的工作。聖靈也藉此告訴我們,當彼得願意走出耶路撒冷後,他甚麼時候出去,甚麼時候福音的果效就跟著他出去。因此,我們不要只躲在家中或教會中,是應該出去把福音傳給有需要的人的。



2024年4月28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徒六

 20240428      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     徒六

這一章又說到有一個問題產生,這個問題是因為門徒增多,而引起一些人的供給被忽略了。他們是凡物公用的教會,是有愛心的教會,是聖靈管治的教會;然而因為人數增加,照顧就自然會出問題。再加上不同的人都在一教會中,雖然都是猶太人,但因為言語不同(1),就容易有彼此之分。於是就會有怨言的出來,這就是問題出來的背景。

然而,這問題的出來,原因是甚麼呢?其中一個原因,是人數增加,因為人數增加,於是照顧就不能全面。這應不是故意的,也不是因為言語不同而產生的,有時是避免不了的。他們的問題出來,若再思想一下,竟然是因為神的恩典出來,使人數增加而產生的呢!因此,我們應注意到,這章聖經中出來問題時,原來不只是有問題,更是有恩典呢!也就是說,他們發生了兩件事,一件是好事,另一件是壞事。好事就是人數增加,是神給的恩典,應該感謝的;然而壞事卻是從好事中出來的呢!因為人數增加,照顧就不能全面,於是怨言就出來,就產生壞事。

因此,從第1節中,我們看見了甚麼呢?一般或許只是看見壞事,但我們看見其中有好事嗎?同時,門徒有看見這好事嗎?應是看見的!但他們有處理這好事嗎?他們處理的,不是這好事,而是這壞事;對好事似乎是視而不見的。為何視而不見呢?因為覺得好事是不必處理的,只有壞事才需要處理。這就好像我們做一件事,若是成功了,我們是覺得不必檢討的,若是失敗後,才會檢討的。約書亞在攻打耶利哥城成功後,是沒有檢討的,但他不知道有人取了當滅之物,於是他在進攻艾城時,就失敗了。而艾城失敗後,他就會檢討,這時他才發現有人取了當滅之物呢!因此,人的習慣是成功不必檢討,失敗才會檢討的。

然而,這時神的恩典出來了,人數增加了,為何不為此感恩呢?為何視若無睹呢?這時的教會,雖然聖經沒有清楚說出人數,但有說到人數的經節,一是三千人(41)、二是男丁五千人(4)。其他沒有說到人數的,例如二章47節、五章14節、六章1節等。因此,估計應不會少於萬人。一個萬人的教會,照顧及牧養確是不容易的;這是神給的恩典,但門徒沒有思想如何把神的恩典再成為恩上加恩,也沒有祈求神如何處理這人數眾人的教會。恩典是出來了,問題也出來了,他們只是想處理問題,但沒有求問神如何處理這眾多的人數。我們覺得,人數增多導致問題的出來,應是神的一個提醒:是要告訴使徒,他們不能牧養這麼大的一個教會,但他們忽略了這個提示,只是把怨言的問題解決,而沒有思想如何讓神的恩典擴散出去。

他們處理壞事的方法是不錯的,是合理的,上萬人的教會,是應該有一些分工的組織的。然而,他們處理了問題的本身,卻沒有處理問題的原因;問題的原因是人數增多,是神的恩典出來的結果。因為是好的結果,就沒有注意到,只處理了疏忽照顧方面的問題。然而,這樣的處理,結果又是如何呢?結果是門徒數目繼續加增(7),似乎用這方法去處理,沒有真正解決問題,反而產生同樣的問題呢!因為當神的恩典賜下、聖靈大大工作時,他們的人數就增加;而增加人數就會產生照顧的問題;若只解決照顧的問題,對神的恩典沒有思想如何處理,那就不完全。

他們處理怨言的方法,應是成功的,但成功後又使人數繼續增加,成為一個循環(7)。神給他們恩典,卻沒有在這方面著手思想,使這恩典能分出去,這是使徒沒有處理的一個問題。或許我們讀這段聖經時,都覺得使徒在這件事上是處理得不錯的,然而,這真是聖靈的想法嗎?神給了這麼多的恩典,難道就只局限於耶路撒冷一個教會嗎?耶穌不是要他們從耶路撒冷開始,至猶太全地、撒瑪利亞、直到地極的傳道嗎?為何想不到把教會分出去、使福音分到各地呢?

他們選的人選,標準是高的,要有好名聲、被聖靈充滿、智慧充足;這樣的條件是高的,但雖然高,卻很快就可以找到七個這樣的人。這表示甚麼?表示教會中人才濟濟,而且後來的司提反,馬上就成為「傳道人」(8-10),而且還殉道呢!這樣的教會,若只局限於耶路撒冷,就浪費了神給的這麼多的資源,包括人數及人才呢!因此,使徒是要這七人管理飯食,但聖靈是否也認同呢?

當這七人被按立成管理飯食的執事後(6),我們看見接下來的圖畫,不是他們管理飯食的圖畫,而是司提反去傳道的圖畫呢(8)!這代表甚麼呢?為何管理飯食的要去傳道呢?是否因為他們的恩賜太大了,就自然會去傳道呢?這或許也是原因,但更重要的是聖靈把司提反差派出去,讓他殉道呢!這怎麼說呢?人的想法是讓他們管理飯食,以解決他們照顧不周的難處,但聖靈卻要解決他們人數多的「難處」,就是要把他們分散出去。

他們沒有想到要分出去,因為他們過的日子是喜樂的,是天天擘餅、凡物公用的。這樣美好的教會,又怎捨得分出去呢?因此,神給他們的恩典,竟成為他們的難處:若不想分出去,那福音就不能傳到地極去的!於是人想按立執事讓他們管理飯食,但神卻先把其中一人差出去,讓他傳道後遭到逼迫而殉道。因著他的殉道,之後帶出保羅的悔改,也讓教會大遭逼迫,門徒就分散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處(1)。平靜時不願意分出去,神就興起逼迫來把他們趕出去,如此福音才可以傳到各處。

使徒選立的這七個執事,有發揮他們管理飯食的功用嗎?聖經沒有特別提到,或許短期是有的。但至少神把司提反帶出去,使他成為殉道者,然後讓逼迫臨到教會,讓教會在逼迫中分出去,使福音傳到各處。其中排第二的腓利(5),他最後的稱謂,不是管理飯食的腓利,而是傳福音的腓利呢(廿一8)!腓利因著教會受逼迫,就把福音傳到撒瑪利亞(5),也藉著埃提阿伯這個從非洲來的太監,把福音傳到非洲去(26-39)。原來神的旨意,當他們人數增多時,不是要他們找管理飯食的人,乃是要他們分出去。他們沒有想到這問題,那就由聖靈自己去作工,讓逼迫臨到,讓教會分散,讓福音傳出去。

司提反是一個例子,他的殉道間接影響了教會受逼迫,而分出去;也間接影響了之後掃羅的歸主,成為把福音傳到當時的地極的保羅。腓利也是一個例子,他把福音也傳到撒瑪利亞,也傳到該撒利亞(廿一8),也藉著非洲的太監把福音傳到非洲。這都是聖靈親手做的工,與使徒的想法是不同的。因此,神的計劃不是只有一個耶路撒冷教會,乃要讓全世界都能聽到福音,都可以成立教會,這是我們要知道的神的計劃。

2024年4月21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徒二14-36

 20240421 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     路二14-36

這一段經文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重點,一是彼得解釋他們在眼前所發生的事(14-21);二是彼得把基督的工作、受死、復活、升天、坐在神的右邊等(22-36),全都引用聖經解釋清楚。彼得所說的內容,大都加上聖經的引證,是由聖經解釋所發生的事,這是一個正確的方法。今天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,我們懂得用聖經的原則去解釋嗎?我們所看見的事,都是神的計劃,但大多數時候,我們不會用聖經去解釋,也不知道神在我們身上的作為,都是有意義的;於是我們就忽略了神的作為,也不明白神的心意。彼得是解釋他們目前所發生的事,就是有關聖靈降臨時所發生的神跡奇事,是用聖經解釋的;彼得解釋耶穌的生、死、復活、升天,也是用聖經解釋的。

原來神的作為都是按聖經的啟示而作的,神重要的計劃,以及對人的心意,早就在聖經中寫出來;神就按聖經所預言的進行祂的工作。然而我們是否了解呢?我們今天所遭遇的,雖然沒有具體的寫在聖經上,但一些原則是有的,但我們一般不會用聖經的原則,放在我們的生活上,以使我們更了解神的旨意的。神在愛祂的人身上,一定都有一個計劃的,若我們忽略了神的計劃,不知道我們活著的目的,也不知道神要如何用我們來事奉祂,那我們的一生就枉費白過了。我們必須找到自己在神計劃中的角色,活出神要我們活出的計劃;就如基督的一生,都是照著聖經的計劃而活的,祂就成就了神的旨意,是神所喜悅的愛子。

彼得先解釋他們眼前所看到的異象,特別是他們被聖靈充滿,說起別國的話來這件事。原來在這一章中,他們討論最多的,還不是他們看見的舌頭、火焰、或是聽見的響聲(2-3),乃是討論他們為何可以說起別國的話來(6-12)!他們討論的,是他們聽見的聲音(6φωνῆς ),這聲音與第2節的響聲(ἦχος),是不同的字。亦即是說,他們討論的不是「響聲」的出來,乃是能說列國的話來的這個「聲音」。然而,他們其中有人的解釋,只是覺得是新酒灌滿(13);這樣的解釋是對的嗎?當然是不對的,這只是人以自己在世界的經驗、世界所見的來解釋。但這樣的解釋一定是不完全的,新酒充滿的人,有見過可以說別國的話來的嗎?人對神的作為常常只用人的經歷去解釋,那就永遠看不到神不一樣的作為、神的計劃的。因此,當我們碰到不明白的事時,不是強用自己的經驗去解釋,乃是謙卑地求問神,讓聖靈告訴我們答案。聖靈會用聖經的啟示,告訴我們真正的原因的。

彼得在整篇講道中,都蒙聖靈給他聖經的啟示,他全是用聖經來解釋一切發生的事的。然而,為何他可以如此解釋呢?他怎知道引用哪一處聖經呢?這就是聖靈的工作,因為惟有聖靈,可以把聖經串起來,告訴我們哪一節經文是這事情的解釋的(賽卅四16)。當彼得引用約珥先知的話時,就可以完全解釋他們所見到的異象;不但如此,這段經文只是初步的應驗,還要繼續下去的。無論是17節說的「在末後的日子」或是18節的「在那些日子」中的「日子」,原文都是一個多數的名詞,是指一段長的日子。而這段日子,就是聖靈降臨後、聖靈在地上工作的日子。這日子一直維持到主大而明顯的日子未到以前(20),都是恩典的日子,是救恩臨到的日子。

神不只是讓基督來到世間,完成救贖的工作,神更差遣聖靈來到地上,完成基督後續的工作;這就是神救恩的完全計劃,目的不只是使人得救,而且使人成為基督的新婦,讓神得榮耀。彼得先說到聖靈的工作,讓人知道聖靈已經降臨,聖靈來是為了榮耀基督,是為了把救恩落實在人的身上,使人可以享用基督所完成的工作。也就是說,不只是基督完成了救贖的工作,我們還需要聖靈充滿我們,把基督的工作完全地落實在我們身上。

之後,彼得又再引用聖經,解釋基督在世上的工作,包括祂行的神跡(22),祂的死亡(23)、祂的復活(24)、祂的升天(34)、祂賜下聖靈來(33)。原來基督的一生所遭遇到的事,全都寫在聖經中;不只是彼得所引用的聖經,其他聖經也多有記載的。彼得引用聖經的解釋,而不是人間的經驗來解釋,這是我們講道時要學習的。今天我們的講道,一定要是解經講道,把聖經的真理說出來,以經解經,才是正確的講道原則。這樣的解經,就必須聖靈的幫助,而不是人的工夫而已。解經雖然要有人的工夫,但這只是初步而已,真正的解經,一定要加上聖靈的啟示,然後才可以有力量、有正確的解釋的。

彼得因為得著聖靈的幫助,因此他就把基督一生所做的、所完成的救贖工作都說得清楚,這是我們看得見的。但更重要的不只是說得清楚、解釋得明白;更需要聖靈的工作,讓聽道的人也能接受,並且覺得扎心(37),如此才會發生功效的。聖靈的工作是隱藏的,或許我們只看見彼得的講道,卻沒有看見聖靈的工作;但聖靈不只是在彼得講道時,讓他懂得如何引用聖經,也讓聽道的人受到感動而願意接受神的道,這也是重要的。因此,講道不只是要有正確的解說,更要有聖靈的工作。聖靈不只是在講道的人身上工作,更要在聽道的人身上工作,如此才可以使人明白神的道、接受神的道,並發生好的功效。

彼得講道是把發生的事(故事)變成聖經,而我們講道,是否相反地把聖經變為故事呢?我們是否只是讀一段經文,然後就講我們的故事呢?今天我們的講道,有朝著正確的方向嗎?講道不是演講,不是人做了一些功夫,把經文串起來,或是加上人的一些想法,講一些故事就好。每一篇講道若能發生功效,能使枯骨復活的話,都必須加上聖靈的工作;我們不只應為講道的人禱告,更應為聽道的人禱告,如此讓每一篇講道,都能發揮它最大的功用。


2024年4月14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彌五

 20240414 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彌五

這一章是接著第四章而說的。在第四章時,只說到一個美好的景象,但卻沒有說到原因;而這一章則說到原因,就是說到基督的降生,祂將要降生在伯利恆(2)。因著基督的降生,以色列人就得拯救,世人也因而得到救恩(3)。在這一章中,說到基督的工作中,比較多說的一點,主要就是對付敵人,把仇敵擊敗。而這裡的敵人,是以亞述作描寫的(5,6),這是甚麼意思呢?亞述是把北國以色列滅掉的國家,但不是把南國滅掉的國家,為何要用亞述來描寫敵人呢?

若我們從以賽亞書十四章來看,我們就知道,神用巴比倫這個國家,來描寫撒但的作為(賽十四4,12-15);因為神看到的,不只是巴比倫的作為,更是它背後撒但的作為。同樣地,若從以西結書廿八章來看,我們又看見神用推羅這個國家,來描寫撒但的作為(結廿八2,12-19)。表面來看,這些外邦的國家,是以色列的敵人,或是妒忌以色列的人,但真正他們的裡面,是被撒但操控的。因此,原來以色列的真正敵人,還不是這些外邦的國家,更是其背後的撒但。神所要對付的,不只是以色列的屬世敵人,原來還有一個屬靈的敵人,就是撒但,更是神要對付的。這就是這一章中,說到不少有關以色列人的敵人的地方,而以色列人的真正敵人就是撒但,也是神的敵人。

基督來了,祂要作甚麼工作呢?祂來當然是把救恩帶給以色列人,以及帶給世人。故此,在這一章中,我們看見基督的工作,當然有拯救以色列人,因為他要把祂的民歸回以色列地(3)。祂也要作牧養的工作,讓祂的民安然居住(4);祂也要拯救以色列人,不容敵人侵犯他們的國土(5-6)。祂又加力量給以色列人,讓他們成為強壯的獅子,可以戰勝一切的仇敵(8)。最後,基督要做的一件工作,就是要把一切的罪惡除去,也把人對世界的倚靠除去,讓他們脫去罪惡、脫去己後,得以完全的倚靠神(9-12)。同時,基督也要作最後的審判,把不聽從神話語的人滅絕(13);這些都是基督的工作。

若從這樣的工作描寫來看,我們發現基督的工作,就不只是洗淨我們的罪而已,祂的工作是要對付仇敵,要把我們的己除去,要加力量給我們,讓我們爭戰可以得勝。在這一章的工作中,沒有明顯地提到基督赦罪的工作,就是基督的寶血可以洗淨罪惡這方面;而是多提到基督的其他工作。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工作,就是與敵人爭戰,這是對仇敵而言的工作。另一個重要的工作,是在我們身上的工作,就是要把我們的己除去,包括把我們一切罪惡的根源除去;把心中的一切垃圾除去,使我們可以單一的倚靠神(9-12)

今天我們得救的人,知道基督的全面工作嗎?我們大多只是享用基督赦罪的工作,卻不知道基督的救贖,還有很多後續的工作要做的;而這些工作,也是需要我們配合的。基督的贖罪,只是初步的工作,這一章中我們看到的,是要拯救以色列人脫離仇敵的手。而這個仇敵,表面是亞述人,真正的敵人卻是撒但。基督來了,是要對付撒但的;基督的工作,是要把撒但繩之於法的。因為最大的敵人不是亞述,而是亞述背後的撒但,救恩在這方面來看,是神與撒但的爭戰呢!

撒但墮落後,就一直引誘人犯罪、引誘人離開神,與神對抗。當以色列人失敗被擄後,撒但就覺得成功了,因為以色列人的失敗,是預表人類的失敗的。然而,神在以色列人失敗後,還是要把他們挽回,那就是基督的降生,把他們贖回來。但拯救以色列人(即拯救世人),只是第一步必須的過程;而更重要的是神要藉著救恩,把撒但擊敗,讓他只能接受最後的審判(15)。因此,這一章中都是說到與撒但的爭戰:撒但把以色列人成功地帶到滅亡的境界,神卻讓祂的獨生子降生,挽回以色列人的失敗;並且給他們力量,使他們如獅子一樣的剛強,就是踐踏、撕碎一切敵人(8)

撒但不是如吼叫的獅子嗎(彼前五8)?但撒但這隻獅子,是比不上基督加力的獅子的。基督讓以色列的餘民成為獅子(8),並且讓這獅子戰無不勝,這就是基督的工作,是要我們與神合作,才可以得勝的。今天我們得救了,那只是第一步,我們是否知道神還要藉著救恩,把撒但擊敗呢?撒但在我們周圍是無孔不入的,是常常要引誘我們離開神的。若我們被撒但引誘到世界中,那撒但就得勝;若我們單單倚靠神,就可以得勝撒但,神的計劃就可以成就。因此我們要與神合作,一同擊敗撒但才是得救後重要的使命。

5節說到亞述人入侵以色列的國土,他們就要興起七個牧者、八個首領攻擊亞述;第6節同樣說到亞述人入侵他們的國土,這時是神拯救他們脫離亞述人的手。第5節是代表人的工作,七個、八個是代表多數、代表有能力;第6節則是神的工作,是神的能力才可以戰勝亞述人的。這就告訴我們,戰勝撒但是我們的目標,但戰勝撒但不是個人的工作,乃是要神人合作才可以的。一方面是我的爭戰(5),另一方面更是神的幫助(6),如此才是得勝的要訣。

基督的工作,除了要擊敗撒但外,還有一件工作,是作在我們身上的,那就是脫去偶像、脫去己的工作(10-14)。我們在世界的倚靠是多的,我們的己是常想作王的;當我們得救後,神要做的一件工作,就是把我們這些心中的垃圾都除去,讓我們單單倚靠神,把從世界來的倚靠都丟掉。這就是脫去的工作,若沒有脫去的工作,就不能穿上。然而今天的我們,比較有的工作,大都是穿上的工作,而少有脫去的工作;於是我們的生命只會停滯不前,因為我們不願意脫去世界,也不願意脫去己。

因此,從這一章中基督的工作來看,我們應檢討我們有多少工作是讓基督在我們身上作成的!或許我們只是讓基督洗淨我們的罪而已,至於得勝撒但、脫去己、脫去世界的工作,似乎是很少人做得到的。求神幫助我們,不要疏忽了基督更重要的工作,讓我們起來配合基督,讓我們可以得勝撒但,可以把我們的己完全脫去,然後再穿上基督。


2024年4月7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詩一四七

 20240407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     詩一四七

這是第二首的哈利路亞詩,詩中也只是說到耶和華與萬物、以及與人的關係;沒有說到我們所處的任何環境,或是其他的事物。世上的人與物的主導者,就是耶和華,我們在世上的生活,一切都是耶和華所掌管的。雖然我們生活會面對不同的環境,但這些環境全都是神所掌管的;因此,我們所要面對的,就不是環境,乃是環境背後的神。這首詩告訴我們,神是掌管一切的神,祂照顧大自然的運作(4,8-9,16-18),祂也在人身上工作(2-3,12-15,19-20)。我們應該以敬畏神及盼望祂慈愛的心態,去與祂互動(11)

這首詩形容神的工作,一會兒說到祂在宇宙中的工作,祂不只創造了天地萬物,而且祂也管理整個宇宙的運行;另一會兒又說到神在人身上的工作,是穿插式的輪流說明神在大自然及人身上的工作的。這有甚麼意思呢?這代表神在宇宙中的工作,是為了照顧人的生活,讓人可以安然居住在大自然中,不必人費力勞心,就可以活得舒適。原來神創造萬物的目的,是為了讓人有一個安居之所,並且可以安息在神的創造中。這就是神以六日造天地,在六日的最後一刻才創造人,讓人一創造後就可以進入安息日,得以安息在神的創造中。

神不只是創造萬物,神也掌管整個宇宙的運作,讓人可以安居在神的創造中,不必煩惱;只要我們照著神的運作而生活,一切就都是美好的。然而,人常常自作聰明,用自己的方法去破壞神造的大自然,就自設網羅,讓大自然發生人為的變化,人類就自受其害。這是人自以為是(10),不能順服在神的管治下,而自作聰明產生的結果。

神管治整個宇宙,目的是使萬物因祂得福,這就是祂賜下食物給走獸和啼叫的小烏鴉(9);也用雲遮天、為地降雨,使草生長在山上(8),無論是動物及植物,都可以得到神的恩福。若神顧念天上的小麻雀,祂當然更會顧念祂造的人,因為神創造萬物的目的及主角乃是人;祂希望人可以敬畏神,安息在祂的懷中,享受祂的慈愛(11),知道祂的話語,按祂的話而行(19),這就是神創造人的目的。原來神在宇宙所做的一切,目的都是為了人的益處,是因著神的愛而出來的管治。神的創造是為了愛,而神的救贖更是顯出祂不可思議的大愛,我們對神的一切的作為,是否了解祂在其中所隱藏的愛呢?

神作在大自然中的一切,都是為了愛而做的;而祂在大自然中的作為,最終的目的是為了人而做的。當神做了這麼多的事後,祂對人有一個企盼,就是能認識耶和華,能對神的作為有所認識。神的作為背後全都是愛,我們是否可以體會神的愛呢?神在大自然中的一舉一動,都是為了使人得福,這是我們要認知的。然而神不只在大自然中工作,使我們的一般生活過得順暢,同時神又做另一件事,就是把祂的道指示雅各,將祂的律例典章指示以色列(19)。當人按著神的話而行事時,這是另一個福氣,是屬靈生活的福,而不只是屬世生活的福。

神掌管大自然,目的是給我們屬世生活的福,整個大自然的運作,不是人的力量所可以做的;神知道大自然如何運作得宜,才可以使人得到最大的福氣。無論是祂使風颳起,或是使水流動(18),或是擲下冰雹,或是發出寒冷(17);都是神按祂的智慧而做的,目的是使人在神所創造的大自然中,得以安然居住。然而,不只是在屬世的生活中,神創造了一個適合人居住的環境;神也創造了另一個屬靈的環境,讓人可以活得更好,把人的生活層次從一般的生活,進到喜樂滿足的屬靈生活中。

神的創造是為我們預備了一個好的屬世環境,讓我們可以在此居住;就如當初亞當夏娃在伊甸園中一樣,神也安排好一個舒適的環境,讓他們可以安居在樂園中,這是一般的生活。其次,神也安排一個屬靈的安居環境,就是有神的同在,他們隨時可以與神交談,也可以隨時聽到神的話。然而他們後來是聽了撒但的話,於是他們不只喪失了屬靈的好環境,同時也喪失了屬世的好環境,他們只得離開伊甸園,這是很可惜的。

今天神也不只為我們預備了大自然的宜居之所,也為我們預備了屬靈的宜居之所。神救贖了我們,已把基督給了我們,使我們可以在基督裡,這是最好的禮物,也是最佳的居所。同時,神也把祂的話賜下給人(19),使人可以按神的啟示而活,就可以過一個屬靈的、喜樂的生活;我們知道神給我們的這些恩典嗎?我們懂得享用嗎?

神預備好的屬世環境,是每一個世上的人,都可以享用的;因為神叫日頭照好人,也照歹人;降雨給義人,也給不義的人。但神預備的屬靈環境,卻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得到的。神給我們救贖的恩典,是要我們主動接受的;神給我們真理,也是要我們願意行在其中的。因此,這篇詩中我們看見的是神為我們預備了一切,一是屬世的居住環境,二是屬靈的生活環境;前者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自然得到的,但後者卻是要我們願意才可以得到的。無論是神預備的屬世環境、或是屬靈環境,其中都包括了神的愛、神的心意;祂是希望我們接受神的愛,但我們是否在一切環境中,都看得見神的愛呢?當我們看到神的慈愛時,我們是否不只盼望神的慈愛(11),也可以用行動來回報神的愛呢?

神不喜愛馬的力大,不喜愛人的腿快(10);這代表我們的一切,都是神給的,我們就不應驕傲,而應謙卑在神面前。我們就不應自作聰明,以自己的作為超越神的作為,如此受損的是我們而已。神所設計的,無論是大自然的一切,或是救贖恩典的計劃,都是完美的;我們只要接受及隨著而行,就必然會得福的。今天神已經把祂的計劃告訴了我們,我們是否願意行在神的旨意中,並以愛來回報神的慈愛呢?


2024年3月31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路廿四44-53

 20240331      dimanche    路廿四44-53

路加福音記載主復活後的事跡,著重點是主在門徒身上的工作;而不是主顯現給門徒看的本身。原來主是復活了,但門徒們對主的認識,卻仍然停留在死人的境界,沒有復活!因此耶穌要在死人的身上,作復活的工作。這就是這一章中的重點,是記載耶穌如何把這班沒有復活的門徒,讓他們能夠成為復活的人。這些門徒可以用以馬忤斯的兩個門徒作代表,他們因為見不到耶穌,就是憂愁的(17);為何是憂愁的呢?因為他們不知道耶穌已經復活,他們心中耶穌的形像,就是死亡的形像;他們沒有屬靈的眼,就認不出耶穌來。因著他們是死人,就不可能看得見活著的耶穌。

然而,耶穌要把這班死人們轉變為活人,然後他們才可以有活潑的生命,去傳講神的道,讓福音傳到萬國(47)。耶穌如何作工在他們身上呢?就是要讓他們明白聖經,把神的話語加給他們;不只是兩個以馬忤斯的門徒是這樣(27),對其他門徒也是這樣(44-45)。因著耶穌要吩咐他們,成為福音的見證人(48),他們就必須有好的裝備;這些裝備,就是神的話,以及之後神要從天上降下來的聖靈(49)。當他們明白聖經後,他們的眼才可以真正認識基督(31);當他們之後得到聖靈後,他們才可以有能力成為福音的見證人(48-49)

因此,路加在主復活後所記載的,著重在耶穌如何裝備這些門徒,讓他們能明白神的話,也讓他們可以得到聖靈的能力。當耶穌的裝備完畢後,他們就可以從憂愁變為喜樂:本來在不認得耶穌時是憂愁的(17),但在屬靈的眼開了,可以從聖經中認識耶穌後,他們是喜樂的(52)。其實他們在憂愁時,耶穌是同在的(17),只是他們認不得耶穌而已;反之,在喜樂時耶穌是離開他們的,但他們卻還可以喜樂(51-52)!這表示耶穌的工作是成功的,讓他們不是從肉眼來認識耶穌,而是把神的話加給他們,讓他們可以用屬靈的眼來認識耶穌。如此,雖然耶穌離開他們,被帶到天上去,他們還是歡喜的;不只是歡喜,而且是稱頌神的呢(53)

原來路加沒有特別記載耶穌在肉身上,如何顯現給抹大拉的馬利亞(約廿16-17);也沒有記載祂如何顯現給彼得(34),或是其他的人(24)。然而路加記載的,是耶穌把神的話加給他們,讓他們不是從肉眼認識耶穌,而是用神的話去認識耶穌。若我們有神的話時,就可以真正認識耶穌,這時即使耶穌的肉身離開了他們,他們還是可以有火熱的心、可以喜樂的(32,52)

因此,路加的最後一章告訴我們,現在耶穌已經離開我們了;但我們有兩樣陪伴著我們的:一是聖經的話、二是聖靈的同在。而這兩者是相輔相成、缺一不可的:我們讀聖經,一定需要聖靈的解釋,否則我們是不明白聖經的;這就如門徒雖然讀聖經,還需要耶穌解經一樣(27,44-46)。同時,聖靈工作的工具,一定是神的話而不是其他:聖靈用神的話加我們力量,聖靈提醒我們對神的話有信心,聖靈用神的話給我們盼望、聖靈把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中等,這都是聖靈使用神的話工作的方法。一個基督徒,若不會讀聖經,或是不會讓聖靈工作在我們身上,那我們是沒有力量的,那就只是一個死人而已。求神讓我們可以讓聖靈充滿我們,也讓神的話充滿我們;如此基督的復活,才可以在我們身上發生功效,使我們成為一個復活的人。

基督離開門徒升天前,同樣是頒布了福音的使命給他們的:就是要他們成為這些事的見證(或成為見證人)。這些事就是神在聖經上所記載及成全的事,那就是救贖的工作,就是福音的內容。我們若要成為見證人,就不只是言語上傳福音,而且是要在生命上傳福音。今天我們著重的福音工作,大都是言語上傳福音,但更有功效的福音工作,卻是生命的見證;然而生命的傳福音,卻是我們常常忽略的。因為生命的傳福音是慢的,就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,就容易忽略它的用處。但當我們有了神的話、神的靈充滿後,我們就更應以生命的見證,成為福音的使者,而不只是用口傳而已。口傳若不加上生命的見證作後盾,是不容易使人看見福音的大能。